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粵語的源頭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於香港公職人員演講會)



粵語的源頭,如果從空間或者地理上來講,很多人會直覺的想到廣州。

不錯,講粵語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廣州,所以很多人說廣東話的準確名稱應該是廣州話或者廣府話,而在廣東,說其他方言如客家話、潮州話的人很多。廣東人不是都講所謂廣東話的。

但看看粵語覆蓋的範圍,你就可能會有疑問了。

講粵語的人,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這個範圍以廣州為起點,越過廣州鄰近地區,然後沿著西江逆流而上,三水、佛山、肇慶,一路進入廣西的梧州,再向南伸展到南寧,向北伸展到柳州、桂林。只不過,當地人不把這話叫做廣東話、粵語或廣州話,而叫白話。

在這個粵語區之中,廣州是「靠邊站」的。如果廣州是粵話的發源地,它的擴散為什麼是一路向西,而不是像墨水滴在紙上,向四周擴散呢?廣州為什麼不在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央?

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心點,大約在兩廣交界的地方,即現在的屬於廣西的梧州市和屬於廣東的封開縣之間,在西江的中游。會不會,廣東話是從這裡起點,沿著西江向東西兩端擴散的呢?



說到這裡,先岔開一下。中國很多地方的名稱以東西南北劃分,例如山東山西以太行山劃分,河南河北以黃河為界,湖南湖北以洞庭湖分隔。有沒有人知道廣東廣西是以什麼地方分界而得名的?廣之東、廣之西的「廣」是什麼?

「廣」真的代表一個地方,這就是廣信,一個在地圖上已消失的地方。廣東就是廣信之東,廣西就是廣信之西。

廣信究竟在哪裡?應該就在剛才所說的粵語覆蓋範圍的中心點附近,但準確的位置有爭議,屬於廣西的梧州說自己就是古時的廣信,屬於廣東的封開也說自己是古時的廣信,上月還舉行了第一屆「廣信文化節」,似乎想製造既成事實。

顯然,廣信有過顯赫的歷史和地位。如果不是,有什麼好爭?而這又同粵語的來源有什麼關係?




要了解廣信的輝煌,就要回顧一下嶺南的發展史。

早在戰國時期,嶺南一帶被稱為百越。越是泛指南方的少數民族,住在浙江的叫「於越」,住在福建的叫「閩越」,住在江西的叫「揚越」,住在安南即現時越南的叫「駱越」。

到秦代,秦始皇統一天下,亦控制了百越,並調派五十萬大軍到廣州一帶,於是廣州一帶便出現了一些說雅言的聚居地。所謂雅言,就是當時北方民族用來彼此溝通的普通話。孔子四處講學,講的就是雅言。

秦亡後,秦在嶺南的大將趙佗在番禺即廣州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歷時近百年。到西漢,漢武帝平定南越國,設立了「交趾刺史部」以管理嶺南各郡,刺史部的行政中心不是設在番禺,而是設在廣信。



為什麼漢武帝選中廣信為嶺南首府呢?

當時中原漢人進入嶺南,有三條路線,東線是海路,中線是沿著北江南下,西線就是西江。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從首都西安南下嶺南,西線是最方便的。

去桂林旅遊,很多人遊覽過靈渠,這是秦始皇留下的偉大工程,是一條連接湘江和灕江的運河,它貫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了這條運河,由中原南下到嶺南,就不用翻越當時被視為天險的南嶺,可以從湘江接入灕江、桂江,桂江與西江主流匯合的地方,就是廣信。

廣信一帶本來就是古時百越文化較發達之地,加上東漢時中原文人學者紛紛南下到來設館講學,廣信於是便成為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重鎮。

這個局面維持了三百多年。這三百年間,中原的雅言以廣信為中心,成為嶺南的普通話,並且與古越語結合,形成了粵語。

在接著下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一帶先有五胡亂華,後有長達二百餘年的南北分治,使中原語音大變,雅言逐漸消失。嶺南地區則較為穩定,雅言的語音體系得以保存,粵語與北方語言的分別也就越來越大。

同時,廣信的地位卻削弱了。漢末、三國時期,嶺南的行政中心一分為二,一個去了廣州。

至唐代,中原與嶺南的交通出現了一個重大轉變,進一步削弱了廣信的地位。出身於廣東的宰相張九齡一力要求唐玄宗開拓大庚嶺古道,以開化嶺南,唐玄宗於是把這件差事交由張九齡負責,張九齡用了兩年時間,把這條長八公里的古道擴建完成,為今天仍然存在的梅關古道。這條陸路於是取代湘江─灕江的水路,成為中原與嶺南的交通要道,它進一步鞏固了廣州的嶺南首府地位,粵語的中心也就遷移到了廣州。



如今,廣信連地名也不存在了,但它在封開留下珍貴的「語言化石」,就是保存著大量雅言語音和早期粵語語音的封川話,即是封開縣封川一帶的粵語。

據語言學家研究,粵語保存著古代雅言的大量語音。把中國的七大方言同成書於隋朝初年,即公元約六百年的《切韻》對照,保存這個音系最多最完整的是粵語。最明顯的例子是粵語保存著古代全套入聲(以p、t、k音結尾的字音,如合、佛、亦),而北方話已全無入聲,其他方言也不完整。

在封川一帶,古代雅言音系的因素,保存得更加明顯。例如《切韻》音系中一套濁塞音聲母,在我們講的粵語中也消失了,封川話卻把它完整保存下來。

從封川話可以看到,這裡一帶應當是粵語最初形成的地方,可以說是粵語的發源地。當然,更早的源頭可以追蹤到中原。



二千幾年間,粵語從時間和空間都經歷了很大變化,發展中心先是廣信,後是廣州。如今,有人認為這個中心又已轉移,來到了香港。因為在廣州,講普通話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而年輕人在學校以普通話上課,很多廣東話讀音已不懂,也稱為廣府話的廣東話在廣州的地位已大不如前。當前,香港人講好廣東話,因而有了一種特殊的文化承傳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