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四川地震 - 香港記者反思錄》引起的思考


今天才知道,香港採訪四川大地震的記者合作寫成了一本書《四川地震 - 香港記者反思錄》,一個星期前出版了。很有興趣看一看。

據網上的介紹,本書會涉及香港新聞工作者在這場難得報道的大新聞面前會問到的幾個問題:

──記者報道,應該抽離還是介入?無論災情幾大,他們只能做個客觀的旁觀者嗎?
──記者奮不顧身採訪,人稱專業。但勇字當頭不顧安全,又是否專業?香港新聞界的專業表現又有何特色?
──訪問悲痛絕望的人,有何訪問技巧?怎樣避免在災民的傷口撒鹽?
──記者在採訪時可以哭嗎?有人說記者一哭,視野便模糊....

記者也是人,也有感情,要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沒有感情投入,是不可能的。報道要感動讀者,文字也不能沒有感情。

可是,新聞報道的首要要求,是客觀、中立、持平。

於是,矛盾便出現了。

這其實不是新問題,以上幾個問題竟然成為問題,也正好反映了香港記者──或者說這一代記者──「專業水平」的高低。他們習慣了在香港一千一百平方公里之中自以為是,一旦置身於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之中,便不知方寸了。

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曾說:「香港彈丸之地,地方上的一些小問題,較容易被炒作成為大問題。宏觀的看,這些小問題不盡是解決不了的大問題。」香港記者太習慣了報道這些小問題,一旦面對大問題就難免手足無措,連以上的基本問題也成為新問題了。

美國一位得到新聞獎的傳媒人在領獎時說過這樣的話:You are a reporter, no more, no less. No fanfare. (你是記者,不多也不少,不必大吹大擂。)

我的理解是,作為記者,你只要老實實的報道好就夠了,不必加鹽加醋。

這容易嗎?一點也不容易。怎樣才算報道得好?怎樣才可以把讀者帶到現場?怎樣才可以抽絲剝繭地讓讀者了解紛亂的事實?

不過,這只是就「新聞報道」即新聞稿而言的,新聞報道報道的是事實(facts)。但寫特寫、評論有不同的要求。

可惜的是,現在的報紙、編輯和記者似乎都忘記或者不知道新聞寫作體裁有這些區別,寫什麼都是一個筆調。

我認為,對一個記者的最大考驗,也是最能發揮記者個人才華的,是寫特稿(feature)。這要求有記者個人的觀察、感受和修養,不同於把大家都能掌握的事實組識好如實報道。

同一個場合,不同記者寫出來的報道不會有多大分別,但如果真正寫特稿,絕對篇篇不同,因為同樣面對一件事,每個人的觀感都不一樣。

而寫這樣的特稿,是不可以缺乏感情、文采的。

寫評論,就更不一樣了。評論要求理性多一些,但感情也不可少,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英國著名報人C. P. Scott,有一句著名的話: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 (評論是自由的,事實是神聖的)。他出身於《衛報》,《衛報》的評論版至今簡稱為CiF,就是Comment is free的縮寫, 但名字後面還有一條尾巴:but facts are sacred。 (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

在報道中有太多感情、立場,事實難免失真、歪曲。不幸,這正是我們天天在香港報紙上看到的東西。

1 則留言:

  1. 香港記者需要反思何止在於四川地震的報道。每天打開幾分最暢銷報章,又有幾段報道是符合客觀、中立與持平呢?
    雖未作過認真統計,相信香港記者中不乏專科岀身之高材生,何解水平會如斯低下? 是專上教育失敗還是這裡的傳媒生態使然? 願兄指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