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英語的未來命運

英語八爪魚
英語將面對怎樣的命運?──是繼續世界當道?還是氣數將盡?在英國《金融時報》的中文版上,可以看到兩篇不同觀點的文章,其一題為「英語當道的世界」,其二題為「英語氣數已盡?」。

說當前是英語當道的世界是很好明白的,不管去到哪裡都可以發覺英語的存在,或者是英語的標誌,或者是有學生在上英語課。英語儼然已成為通用世界語了。十九世紀末,波蘭人柴門霍夫曾根據歐洲語言的發音和文法特點設計一種易學易用的語言,希望可以成為世界通用語。這種名為Esperanto 的世界語雖然在很多地方有支持者組成學會,但始終無法形成氣候,與英語如今在全世界通行差遠了。

英語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隨着英國與盟國成為勝方而在國際舞台上崛起的,當時的《梵爾塞和約》就以英法兩種語言寫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英繼續是勝方;英國雖然慘勝而日漸衰落,美國則建立起了全球霸權,進一步推動英語向全世界傳播。據英國的數據,目前全球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會說英語。

在國際會議的場合,英語基本上成了通用語。很多國家的人會主動用英語發言,不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經常,只要會議上有一個美國人或英國人,其餘與會者即使有共同語言,發言也會以英語進行。這情況一如一位在香港政府部門工作的朋友說的,只要會議上有一名「鬼佬」,就所有華人同事都要說英語。

這既顯示了以英語為母語者的優勢,也顯示了他們的劣勢──除了英語不會另一種外語。《金融時報》文章說,英國青少年如今已不必為學習外語而煩惱了,法語己掉出英國16歲學生必學的十大科目之列。事實上,他們一旦學會一種外語就失去以英語為母語的優勢,因為在國際會議上可能要被逼以這種外語發言了。

英語無疑已推廣到世界各地,可是英語到了每一個地方,都會無可避免地與當地語「混血」,形成有當地口音以至文化特點的 X-lish 來,即使美國的英語也有異於英國的英語。通行世界的英語其實已有別於英國或美國的本土英語,成為 Globish。「英語氣數已盡?」一文因而有此警告:英語的大肆傳播必將導致其最終衰落;英語會朝各個方向發展演變,最終各種新變體相互之間會變得難以溝通理解。

文章是一篇書評,評論英國「瀕危語言基金會」主席 Nicholas Ostler 的《最後通用語言:巴別塔重現前的英語》(The Last Lingua Franca: English Until the Return of Babel) 一書。Nicholas Ostler 從語言發展規律的角度指出:「當英語語言開始衰落,將會是波瀾不驚的。」因為一種世界通用語應當是方便使用的,而他預見,用不了多少時候,國際性的英語將不再方便溝通。

他又認為,到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在世界經濟上舉足輕重時,發覺即使不借助英語也可以鞏固自己的世界地位,國際語言將不復存在,英語會淪為尋常語言。何況,電腦翻譯功能不斷擴大,到二零五零年前後,不同語言之間應可以通過電腦溝通了。

大凡事物都有興衰,語言也一樣。Nicholas Ostler 指出,波斯語曾經花了約一千年取得通用語地位,結果在16年裡就淪落為尋常語。他說,如果我們認為英語至高無上的地位會永恆不變,就是犯了「失憶症」與「典型的想像力缺乏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