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黃霑慨嘆:待香港有利條件消失了……


「豪情還剩一襟晚照」
黃霑很多作品大受歡迎,與他道出了香港人的情懷、得到廣泛共鳴有關。他生於斯、長於斯,了解香港人的特點,知其長,亦知其短。他對香港人的批評同樣深刻。

他指出:「政府的『積極不干預』除了在『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經濟上成為政策,連文化政策也全無不同,居民的自由度遠較其他華人社會為大。這種開放態度,造成港人的文化目光和胸襟廣闊,令社會呈現了多姿多采的豐富面貌,但同時也令香港人目空一切,認為一己成就,為其他地區華人所不及。」

對於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他有細心的觀察和感受。他發覺,香港流行曲一提到中國,說到與中國有關感情,多數流於空泛,「像羅文唱的《中國夢》就感情豐富而實質很少」。這詞其實是黃霑自己所作,而他另一曲《我的中國心》則寫得具體得多,是以在八十年代初由張明敏唱到「春晚」後,即紅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他指出:「(香港人在)身份認同(),也以『香港人』自居。雖然明知自己『中國人』身份,但對外地同胞,總有些未必言宣卻其實存在的歧視。」

他尖銳指出:「香港人是眼光淺狹的『大香港主義』支持者。」

他批評「香港人只顧目前的積習已根深蒂固」。這從粵語流行曲業內的短視、急功近利行為中可以盡見。例如CD九十年代興起時,售價不廉,每張過百元,但到製作成本大降,唱片公司仍要謀取暴利,堅拒減價。他以行內人的身份痛定思痛指出,這正是讓翻版商「如狼似虎進入市場」的重大成因。

香港粵語歌曲在兩岸廣受歡迎是好事,卻也正好暴露了香港的不足:創作人嚴重供不應求,青黃不接。於是時常出現「行貨」,出品一窩風,好壞之別,「大得令人搖頭」。商業電台九十年代曾推出「中文歌運動」、「原創歌運動」,這擴大了需求之餘,又使人才更加不足,產品(歌曲和歌手)多了,水準卻下降。

結果是業內「注重包裝,不務正業」;「產品單一,乏善足陳」。

他認為,香港流行歌曲衰敗遠因,早在興旺之時就種下。到一切有利條件消失之後,香港流行曲本身的不健全就完全呈現。

據他的分析,香港流行音樂能在海峽兩岸暢銷,最大原因是拜香港的自由所賜。八十年代之前,香港是兩岸三地最開放的,台灣不及,中國內地更不及。然後隨着台灣開放,大陸開放,三地自由差距,越來越小,香港歌曲的吃香程度便相應減少。兩岸不是不再聽香港歌曲,而是有更多選擇。

他深為惋惜的是:「本來,香港地處海峽兩岸中間點,正好在兩地交往(中),做交流的中介,如果能夠成事,會是大中華音樂的完美組合。可惜,只有地利,另卻有其他因素,令這完美結合,沒有發生。」

他發覺:「經過多年發展,海峽兩岸的音樂已經和香港的水準拉近,有時還超越了香港。像中國(內地),搖滾樂已創出自己的特別風格,台灣作曲錄音編樂水平,亦過香港而無不及。香港流行樂再要輸出,就不容易開拓市場,重現當年盛況了。」

他說,香港流行音樂由極盛一下子滑落至極差的成因複雜,成因之一是大勢使然。香港因為歷史原因成為中國海峽兩岸自由表達的領導者,一旦兩岸相繼開放,香港這方面的優勢就消失。

此外,繁榮也令香港流行音樂界自大驕矜,不思改進,結果一旦經濟下滑,消費不再,就難挽狂瀾。

前景如何?黃霑清醒指出:「粵語只是方言,一出粵語地區如兩廣,就難以和全國各地的同胞溝通。在從前日子,大陸封閉而香港獨旺,促成粵語文化在全球華人社會活躍。但隨着中國繼續開放,香港完全失去從前的優勢。」

「一切顯示,只有能夠再度進入中國的普通話市場,香港流行音樂才可以再有起色。而香港流行音樂人,在能夠充份把握大陸同胞特有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標準之前,希望在中國大陸再度吸引同胞只是妄想而已。」

「粵語流行曲沒落的趨勢,限於環境,已難望再有奇蹟出現。」也許粵語流行曲不會完全消失,也許「像一切普及文化,經過時間沖洗,會進入殿堂,成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就像粵劇,在高級文化場所,變成中國曲藝來演出。」

黃霑對香港粵語流行曲之興衰的分析之值得在這裡推介,不只是因為他以局內人身份,對這現象有比外人更深刻、更獨到的見解和感受,而且是因為他從這一現象剖析了香港人的缺點、不足。結合香港近日的爭拗,細讀黃霑的論文,應有所悟,不管你對粵語流行曲有多大興趣。

黃霑的論文以他自己的《滄海一聲笑》歌詞「豪情還剩一襟晚照」作結。個人無妨如斯神傷寄懷,香港人整體則不該如斯黯然無奈也。關鍵是知彼知己,知所進退。

(黃霑論香港粵語流行曲,下)
**
黃霑論文: 
補記:
豆丁網本來另有一版,後來不知何故取消了。這版本附有譜例供參閱,取消了實在可惜。

2 則留言:

  1. 黃霑論文可以在港大的學術庫找到.
    http://hub.hku.hk/handle/10722/31835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