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知足,知不足,知止

案頭有兩只木刻小豬,戇態可鞠,悠然自得,很可愛,是家人年前買來的。日前,我作了點小加工,在一只的背上刻上「知足」二字,另一只刻上「知不足」。有朋友見到照片,囑我寫個小條幅,我用水印木刻宣紙信箋寫了完整的對聯原句送上,即「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這是冰心女士的家訓聯。

很多年前看過一張冰心的照片,背後就掛着這幅對聯。後來才知道,這是冰心(謝婉瑩)的祖父謝子修的自勉聯。兩個句子都採擷自古人名言,後來成為謝家的家訓。

對這對聯,冰心有這樣的見解: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有些事則永不能知足,如學習、事業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則是堅決不能做。她把對聯掛在書房內,以自勉自勵。

「知足」一語出自《老子》的「知足不辱」,指向物慾方面,對名譽、地位、華衣、美食、金錢、美女(男)等等要知所滿足,無度貪求最終可能自招其辱,甚至身敗名裂,從巔峰墜落深淵。這樣的故事,古今不絕,而古調不斷翻新,常讓人有觀止之嘆。慾壑難填,看來是人性。

從相反角度提出的「知不足」出自《禮記》:「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這是精神方面的追求,指向的世界更加博大宏寬,人越往深處走越知道自己的渺小,越知道有所不足。知識、學問、技藝、修養等等的提升,都沒有止境。

下聯的「有為」出自《孔子家語》:「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孔子在論及「儒行」時指出,不要輕易赴死,以等待值得為之犧牲的事情,要保養身體以期待有所作為。「有弗(不)為」出自《孟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人的心中都要有衡量的準繩,知道什麼該做,要積極努力去做;什麼不該做,要堅決不參與。這可能是道德政治上的判斷,也可能只是得失上的相衡。為與不為之間,可能有極大的落差。

這其實都涉及一個「止」字,要知所止。蘇東坡說要「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說的是寫作行筆,做人做事亦一樣。《老子》「知足不辱」之後接着說,「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大學》由之有進一步的論說:
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從這個「止」字,隋代大儒王通寫了《止學》。王通,號文中子,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述不多,可是他的弟子不乏鼎鼎大名者,如唐代名臣魏徵、李靖、房玄齡等。清代名臣曾國藩自少愛讀《止學》,讚歎不已,其一生成就與之不無關係。

書中有云:「勢無常也,仁者勿恃。」這是要「知止」的基本。

最近,中國爆發了一場「高端」爭論:應不應當建造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國際權威的數學家丘成桐與物理學家楊振寧各持正反意見。對這涉及最前沿高深科學理論的爭論,我連有關文章都看不懂,但隱約感覺到,也關乎「知止」,就是科學研究的方向有沒有必要在高能粒子的象牙塔中無休止的讚研和投資下去。這似乎也是中西方哲學思想之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