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中國治霾也要花二三十年嗎?

維港昨日(一月八日)傍晚景象,用香港用語,這是煙霞,不是霧霾。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這是唐代詩人張旭的名句。這樣的閑情雅興卻很脆弱,很容易掃興 ── 只要給詩人戴上一個小小的口罩。

詩人見到的野煙,可能是晨昏薄霧,加上炊煙中 PM 2.5 微粒形成的霾混合而成,是為霧霾。野煙是淡淡的,用今天香港的用語是煙霞,其中可能有飯菜和柴草的香味,並不刺鼻,加上小橋流水,漁船桃花,和暗示的秦人洞勝地,情與境都雅得出塵。

今天的野煙則是另一回事,它城鄉一體化了,華北地區尤為嚴重。近幾年每到數九季節,華北霧霾的報道就源源不斷,甚至成為國際新聞,仿佛治霾不但成效不彰,還有益趨惡化之勢。

霧霾是現代化的衍生物,倫敦與洛杉磯的嚴重霧霾也曾是國際新聞焦點。兩地經過二三十年的治理,情況都大大改善了。

倫敦一九五二年九月一連五天的毒霧 (The Great Smog of 1952) 非常駭人,據二零零四年的報告估計造成逾一萬二千人死亡。英國一九五六年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開始限制城市居民煤炭燃料的使用,但倫敦從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二年仍然發生了 12 次嚴重的霧霾事件;直到一九八零年,霧霾天數才降到每年五天的水平。八十年代後,倫敦又針對汽車增多的新情況不斷加強管制。

洛杉磯早在一九四三年就發生了「洛杉磯霧霾」事件,並在一九四六年就成立煙霧控制局,加州又在一九八八年通過《加州清潔空氣法案》。到這時,洛杉磯的空氣質量才有明顯改善。

籠統地說,倫敦與洛杉磯發生的都是霧霾,但性質不一樣。倫敦的是酸霧,主要由燃煤的煙塵與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造成。洛杉磯霧霾是較「現代化」的「光化學煙霧」,主要是大量汽車廢氣在陽光作用下生成的二次污染物。

中國的霧霾又不同,由一次與二次污染物混合造成,是中國經濟在二三十年內高速發展,完成了西方二三百年才取得進展的結果,煤碳和汽油作燃料造成的污染,一起在神州大地的天空放肆胡為。

對這種霧霾的治理可以很簡單,發揮中國政治體制的優勢,用行政命令關停廠礦、限行汽車就可以立竿見影,如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那樣。但要治本就很複雜,涉及科學、政治、經濟、民生等方方面面問題。譬如在科學上,要搞清楚華北地區霧霾中硫酸鹽這主要成分的形成之謎就不容易。中德兩國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宣布了破解,發現這是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在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吸附的水中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這一發現顯示,必須在繼續減排的同時,優先加大氮氧化物減排力度。

高二氧化硫主要來自燃煤電廠,高二氧化氮主要來自電廠和汽車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鹼性物質氨、礦物粉塵等來自農業、工業污染、揚塵等其他來源。就是說,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和城市現代化中形成的汽車文化,都要對霧霾負責。

在此之​​前,當局雖然知道要減排,但無法準確評估怎樣減排最有效、最科學。不科學的減排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事倍功半。

按照倫敦和洛杉磯的經驗,治理霧霾要二三十年,中國也一樣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